满意答案
南乐县位于河南省东北端,冀、鲁、豫三省交界处,辖9乡3镇,南与清丰县为邻,东与山东莘县隔河相望,西北分别与河北省魏县、大名县接连,境域623平方公里,其中县城面积10平方公里,总人口52万人,属濮阳市管辖。
南乐县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,是字圣仓颉故里。唐朝高僧、天文学家一行的故乡,一行创世界天文学史上三个第一,一行的故乡是现在的河北邯郸魏县边马村,唐朝时候这个村子归属南乐县,他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、第一次发现恒星运动。著名表演艺术家河南坠子皇后乔清秀,名冠神州。著名国画家端木梦锡,有丹青梅花王之称。古迹有仓颉庙、仓颉陵、赫胥陵、明文庙、十二牌坊及八大唐槐等,古朴典雅的民俗民风,多种新颖的名优特产,风味多彩的小吃,形成南乐独具特色的经济开发环境。
南乐地处平原,物华天宝,处三省交汇,交通十分便利。东邻京九铁路,西距京广铁路80公里,距青岛口岸500公里。106国道(北京—广州)与安济公路(安阳—济南)两条公路交汇于此,大广高速穿境而过,南林高速直达豫西 一、综合
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(GDP)688507万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18.2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80706万元,增长5.7%,第二产业增加值 375786万元,增长27.1%,第三产业增加值132015万元,增长13.3%。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 26.2: 54.6: 19.2。
全社会从业人员规模不断壮大,城镇就业状况有所好转,在岗职工工资显著提高。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 282038人,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133506人,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7372人,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61160人。
二、农业
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58470公顷,比上年增加390公顷,其中:小麦种植面积33620公顷,增加330公顷,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23330公顷;棉花、油料、瓜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332公顷、 7135公顷和13683公顷。
全年粮食产量42.31万吨,比上年增长2.5%;肉类产量4.65万吨,增长7.4%;禽蛋产量5.52万吨,增长7.4%;奶产量0.44万吨,增长28%;棉花产量1963吨,下降7.6%;油料产量 33992万吨,同比与去年持平北,交通四通八达。
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。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 69.702万千瓦,全年农村用电量19940万千瓦时,增长66.2%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7.51千公顷。
工业经济实力不断提升,“以工兴县”战略深入实施。 2008年共有全部工业企业3619家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家;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1234878万元,比上年增长34.2%。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879329万元,比上年增长40.5 %。全部工业增加值 356033万元,比上年增长28.96%;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8914万元,比上年增长40.5%。
规模以上工业18个大类中,增加值居前 5位的行业为:农副食品加工业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、医药制造业、纺织业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,分别完成 106748万元、 38190万元、6106万元、9655万元和3157万元,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3.6%、34.9%、 232.3%、51.1%和 265%,5个行业合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163856万元,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5%。
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较好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6140万元,比上年增长62.3%,产销率达99.4 %,实现利润总额 131647万元,比上年增长51.3%;实现利税总额172254万元,同比增长38.6%。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,小麦粉产量比上年增长34.6%,配混合饲料增长55.4 %,工艺美术品增长36.3 %,供电量增长17.8 %,工业用电量增长 47.2%。
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66140万元,比上年增长 62.3%;实现利税总额172254万元,比上年增长38.6%。其中利润总额131647万元,增长51.3%。
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9753万元,比上年增长3.5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1344万元,比上年增长44.0%。其中: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2042万元,比上年增长30.4%;农村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122042万元,比上年增长 91.8%;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34626万元,比上年增长14.0%。全县11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,共完成投资69672万元,完成年度计划的70.5%;其中,工业项目9个,完成投资57072万元,完成年度计划的94.4%;
五、贸易业
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0126万元,比上年增长23.6%。分行业看,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7554万元,比上年增长23.3 %,餐饮业零售额20707 万元,比上年增长27.8 %;其他行业零售额1692万元,比上年下降8.4 %。
六、交通、邮电业
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。全年交通货运量104万吨,货物运输周转量9846万吨公里,交通客运量144万人,旅客周转量10011万人公里。
公路网发展迅速。 2008年,全县国、省道公路线路年底到达数为100.73公里。其中,国道24.09公里,省道76.46公里。全县公路里程达到918公里。
邮电通信业业务总量平稳增长。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775万元,比上年增长 21.3 % ,通信业务总量 1296万元(含联通业务收入)。电话机拥有量35700部,移动电话年末达到 17万户,小灵发展宽带 6821户。
七、财政、金融、保险业
2008年全县财政收入8912万元,比上年下降2.7%;其中,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60万元,比上年增长1.3 %;财政支出 67546万元,比上年增长31.1%;其中,一般预算支出 62327万元,比上年增长28.3%。
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5681万元,比上年增长 32.8%;其中,企业存款余额为22922万元,比年初增加1610万元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6451万元,比年初增加 46072万元。各项贷款余额 93398万元,比年初增加12240万元;其中,短期贷款余额为84369万元,比年初增加12240万元;中长期贷款余额为9029万元,比年初增加980万元。
保险业发展迅速。全年保费收入24018万元;其中,财产险保费收入15506万元,人寿险保费收入8512万元。全年赔付额8819万元;其中,财产险赔款金额10866万元,人寿险赔款金额 307万元。
八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。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36元,比上年增长19.6%。人均消费性支出 6558.5元,比上年增长27%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44元,比上年增长17.5%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94元,比上年增长14.1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