濮阳市近日在全市安排部署“我们的节日·中秋”主题活动,以“团结团圆、喜庆丰收”为主题,着力突出营造氛围,突出民俗活动,突出人文关怀,突出未成年人,引导人们和广大青少年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,营造国泰民安、社会和谐、家庭幸福的浓厚节日氛围。
一是要求全市各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参与活动。组织广大未成年人自己动手,创编“节日小报”,引导他们学习节日文化、搜集节日资料、参加民俗活动,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寓意。结合中秋节节日特点,精选一批中华文化经典篇目,以班级或以校为单位开展集中诵读活动,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广大未成年人,提升精神境界,丰富精神生活。利用农村学校少年宫、城市学校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活动阵地,围绕中秋节文化内涵,策划设置民族节庆活动,组织未成年人参加,增强广大未成年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,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。组织动员未成年人学习雷锋、做“小小志愿者”,参与社区(村镇)清洁卫生、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,为空巢老人、留守儿童和残疾人做好事献爱心,积极参与“日行一善”道德实践活动。
二是要求全市各级文明单位积极组织开展“三关爱”志愿服务和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。组织文明单位志愿者深入帮扶社区、帮扶村,为空巢老人、留守儿童、农民工、残疾人和困难群众送月饼、送去节日的祝福,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,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。组织文明单位网络文明传播队伍,利用网络媒体广泛传播中秋文化,向广大城乡居民民及外地的朋友、亲人传达节日的问候,表达团圆、思念的感情。组织开展中秋经典诗文诵读活动、中秋联欢赏月活动,组织开展具有濮阳文化地域特色的节日民俗文化活动,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。
三是要求全市各社区积极组织居民参与民俗活动。在社区举办中秋千家宴、中秋赏月、社区联欢、茶话会等活动,制作“邻里亲”爱心卡,开展热心邻居夸一夸,好婆婆夸一夸,好媳妇夸一夸等活动,增进邻里关系、促进社区和谐,让亲情由家庭向社区延伸,关爱在邻里间传递。
四是要求各级文明办牵头组织开展大型节庆活动。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、中秋诗文朗诵会等大型诵读活动,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吟诵中秋经典,传承文化传统、颂和谐中华。举办大型社区中秋联欢活动,组织动员社区居民与空巢老人、残疾人、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一起过中秋、吃月饼,让他们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。举办大型中秋民俗文化展和民俗活动,充分展示濮阳地域民俗文化。
五是要求全市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报道。开办专题专栏,大力普及中秋节日知识,广泛宣传活动情况,报道广大干部群众的过节心得。同时要求各单位、各中小学校也要利用宣传栏、黑板报等形式加大对中秋文化的宣传,积极营造团圆、和谐的中秋节日氛围。